卓定濤
12月25日,央行開展3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(MLF)操作。專家表示,16日MLF到期量為1.45萬億元,25日的縮量續做說明當前市場流動性充裕,央行進一步大量投放的必要性較低。同時,央行流動性投放渠道已更加多元,操作更為從容,後續市場流動性保持充裕料無虞。
資金麵保持寬鬆
與往年不同,今年年末資金麵維持寬鬆態勢,貨幣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平穩運行。12月以來,銀行間市場隔夜利率基本運行在1.5%下方,國有大行發行的1年期同業存單利率已降至不足1.7%,各期限資金供給充裕,為平穩跨年、跨春節提供了適度寬鬆的流動性環境。
目前,央行流動性投放渠道更加多元,操作更為從容。今年以來,貨幣政策“工具箱”得到進一步擴充,在公開市場操作中增加了國債買賣、買斷式逆回購等工具,有條件適度平滑四季度集中到期的MLF,減輕操作壓力。
10月、11月央行MLF操作分別淨回籠890億元、5500億元,但通過國債買賣、買斷式逆回購操作,均實現了全月中長期資金的淨投放,且期限品種的搭配運用更為靈活。12月央行已開展各類工具操作,預計國債買賣、買斷式逆回購的總操作量仍會顯著大於MLF到期量,以保障市場流動性充裕。
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,當前處於一攬子增量政策發力階段,加之貨幣政策基調已由“穩健”轉向“適度寬鬆”,預計央行會繼續通過較大規模開展買斷式逆回購等操作,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,穩定市場預期。
降低資金成本
專家表示,公開市場國債買賣、買斷式逆回購等新工具置換MLF有利於降低資金成本,緩解銀行淨息差壓力。
往年年末,央行通過加大MLF操作的方式供應流動性。今年則是在降準補充長錢的基礎上,更多運用買斷式逆回購和7天期逆回購操作,期限相對更短,利率也更低,既滿足了機構跨年資金需求,又降低了機構負債成本,並與整治違規手工補息等形成“組合拳”,有利於穩定銀行合理的淨息差,推動降低企業和居民信貸成本。
就MLF中標利率而言,下半年以來,MLF改為市場化利率招標,參與機構更多參考1年期同業存單利率投標,因此,MLF中標利率已沒有政策含義。
此外,專家表示,目前國有和股份行1年期同業存單利率在1.65%附近,這類銀行投標MLF的利率不會高出太多;中小銀行由於融資能力相對較弱,投標MLF的利率會高一些。如果流動性充裕,MLF做得少,利率招標機製下優先滿足高利率投標,則MLF中標利率不一定低;如果央行需要用MLF投放更多中長期資金,覆蓋更大範圍投標,估計MLF中標利率將下行。考慮到工具之間的替代性,MLF投得多,其他工具就用得少。對此,市場應理性、辯證看待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