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办方:中国酒店产业综合服务平台
时 间:2025-07-05 07:28:00
地 点:北京
來源:雪濤宏觀筆記
給出口以耐心。
文:國金宏觀宋雪濤
1-2月中國美元出口同比2.3%,低於去年四季度9.9%的增速水平。然而,出口增速的下行主要受到臨時性因素影響,比如今年1-2月工作日比去年少2個工作日;今年春節靠前,部分出口前置至去年12月;24年1-2月出口基數較高等。
而市場更加關心的問題是,貿易戰帶來的“搶出口”結束了嗎?如果尚未結束,“搶出口”還有多少空間?
“搶出口”是否結束?
從1-2月出口分國別的情況看,中國對俄羅斯、韓國、非洲出口同比分別下滑10.9、2.6,0.2個百分點,但是對美出口和轉口貿易的表現並不弱。
一方麵,1-2月中國對美出口增速雖然回落至2.3%,但是1月美國自中國進口增速上行至16.3%,增速差的背後可能是轉口貿易再度開始活躍。
另一方麵,1-2月對中國香港和越南的出口增速為14.4%、7.7%,這還是在去年的高基數下實現的,而這兩者也是傳統貿易轉口地。
所以截至目前,中國依然處於“搶出口”的窗口期,臨時因素結束後,預計後續出口同比增速可能有所反彈。
“搶出口”還有多少空間?
回顧2018-2019年的貿易摩擦,中國“搶出口”的開始時間取決於確定的貿易摩擦事件(如特朗普上任、關稅調查開始等),“搶出口”的力度和時長則取決於美國企業補庫存的空間。
2017年美國正處於主動補庫存階段,當年8月美國啟動對中國的“301調查”,企業開始提前囤貨,美國自中國的進口增速維持高位。
2018年貿易戰發酵,美國居民消費意願走弱,當年6月企業進入被動補庫存階段,且持續時長將近一年(大幅高於3.8個月的平均水平)。
期間美國進口增速尚能維持韌性,中國對美出口雖然開始走弱,但轉口貿易又開始走強,2018年中國出口增速也達到了9.9%。
2019年2月之後,中國出口才開始明顯走弱,“搶出口”的透支效應出現,此時美國的被動補庫存也進入了尾聲。
上一輪貿易摩擦時期,“被動補庫存”的主要是美國製造商和批發商,補庫時間較長的主要是機械設備、金屬礦產、汽車及零件等耐用品,持續約10個月,這可能與以上行業受關稅影響較大有關。
非耐用品的被動補庫時長相對較短,除了服裝及服裝麵料以外,藥品、等行業並未表現出明顯的被動補庫。
最近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快速從24年12月的74下滑至2025年2月的64.7,美國企業的“被動補庫存”可能已經開始。
2018年的“被動補庫存”之所以持續近1年,有三個原因:一是此前庫存水平較低,企業囤貨意願高;二是加關稅的時間跨度較長,從2018年4月公布第一批加征名單到2019年9月第三批3000億商品落地,跨度一年半的時間;三是加征關稅範圍從500億依次擴大到3000億,讓企業有充足的準備完成補庫。
而本輪“搶出口”開始時的庫存絕對水平相對較高,批發商、製造商庫銷比分別處於81%、69%的曆史分位數,均高於2017年時50%左右的曆史分位數。
並且本輪貿易摩擦起步就針對全部商品,從2月1日宣布“2月4日加征10%關稅”到3月3日宣布“3月4日再加征10%關稅”,期間僅相隔1個月時間,壓縮了企業持續補庫的窗口期。
綜合以上原因,本輪“搶出口”的跨度和高度,可能低於2018-2019年。參考3.8個月的曆史平均水平和上一輪貿易摩擦11個月的曆史最高水平,預計這一次“被動補庫存”持續期在6個月左右。
由此推斷,今年一季度到二季度,出口增速依然有望維持韌性,如果關稅再加碼或美國經濟超預期走弱,則會影響後續出口節奏。
考慮到本輪對全部商品普征關稅,補庫力度主要取決於各行業庫存周期的所處位置。
其中,補庫空間較大的是電氣和電子產品、電腦及電腦外圍設備和軟件、五金水暖及加熱設備、服裝及服裝麵料等,相關行業的銷售增速維持高位,但行業庫銷比相對較低或連續下行,因此還有較大的補庫空間。
比如2024年末,美國電氣和電子產品的銷售同比增速達到了28%,行業庫銷比下滑至0.95,處於2000年以來的最低曆史分位數水平,對應中國電氣設備和電子產品的出口增速還有望保持韌性。
風險提示
近期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反複,關注後續貿易政策的變化;“搶出口”以及透支效應或導致後續出口波動加大,關注二季度前後的出口下行壓力;美國國內政策或導致經濟進入混亂期。受此影響,美國進口需求或大幅下滑。
10月多個熱點城市住宅用地零成交...
增值稅營業稅提高起征點 減負小微企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