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濤(1911~1941年)
江濤,原名江依才,又名江依龍,號秋揚,閩侯縣琅岐鄉(今福州郊區琅岐鎮上岐村)人。
江濤自幼喪父。母親改嫁,堂伯父收養江濤。民國18年(1929年),江濤到福州橫街馬友豬血店當夥計,從而結識經常在店裏用餐的葉飛、黃可飛等人。民國19年,經葉、黃介紹參加共青團,並改業為人力車夫。江濤深入群眾,發動人力車夫成立人力車總工會,並被選為工會主席。民國21年,參加中國共產黨,按中共福州中心市委發動“年關鬥爭”的指示,到台江建成鋸木廠組織工人,提出“減少工時,增加工資”的口號,反對資本家的殘酷剝削。同年7月,他回琅岐建立紅軍遊擊隊,同時成立共青團琅岐支部,在農村開展革命鬥爭。民國23年1月蘇維埃政府在連江成立,連江縣委改為連羅縣委,江濤任中共連羅縣委書記,隨即在羅源長基北坑成立共青團支部,接著又組織北山、巽嶼等20多個團支部和11個分團區委,還著手組織“兒童團”,轟轟烈烈地開展連羅蘇區的分糧、分地和建立革命政權的鬥爭。民國24年,連羅革命轉入低潮,江濤回琅岐,帶領遊擊隊轉移到閩江口地區堅持鬥爭。民國25年5月,江濤為中共閩東特委委員、“羅、古、寧”中心縣委書記,以羅源霍口為基地,建立霍口等13個黨支部,還組建遊擊隊第九支隊、第七支隊。此外,根據形勢,發動實行“白皮紅心”政策,掩護黨的工作。江濤率領遊擊隊的兩個支隊,集中優勢兵力,摧毀古田毗源民團,又同閩東獨立師黃培鬆部隊配合,與省保安隊多次接火,牽製並粉碎敵人對蘇區的進攻。民國26年夏天,阮應湛叛變投敵,殺害了羅源縣蘇維埃主席阮在永。江濤抓捕了阮應湛,並立即召開審判大會,殺阮應湛祭旗雪恨,又乘勝打下外阪大刀會。民國27年2月,江濤任中共閩東特委常委兼 部長,率領遊擊隊開赴寧德、屏南的邊境,後又轉到羅源、福州、琅岐、桂湖及羅古閩交界地區,領導工人、農民,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和抗日武裝鬥爭。7月19日,“福建抗敵後援會”成立,羅源成立分會。江濤為中共羅源縣委書記,選派大量的革命同誌分別組成肅奸等工作團參加分會工作,進行合法鬥爭。民國28年12月,江濤兼任中共周墩縣委書記。第二年底,到周墩鹹林鄉活動,親自同地主武裝頭子孫第五作-工作,可是孫暗中又同特種區保安中隊長陳英設計陷害江濤。民國30年4月24日,孫以母壽為名,宴請江濤,江濤被陳英設伏圍捕,押送周墩特種區審訊,5月6日,被害於七步村嶺頭,年30歲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友情链接: